有一种疾病,
杀 人于无形,
既看不见,又摸不着,
一旦不注意,
轻则骨折,重则致死,
没错,它就是骨质疏松!
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:
40至49岁患上骨质疏松症的概率为3.2%,其中男性为2.2%,女性为4.3%;
50岁以上患上骨质疏松症的概率为19.2%,其中男性为6.0%,女性为32.1%;
65岁以上患上骨质疏松的概率达到32.0%,其中男性为10.7%,女性为51.6%。
为什么老年人容易患上骨质疏松?
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组成骨块结构的组织流失,使骨组织之间的孔隙变大,骨头的质地便会因此变得脆弱易折。
事实上,人体的骨骼其实每天都在重建,而这主要与骨骼中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有关,前者主要负责合成新的骨质,使其变得更加坚固;后者则是负责溶蚀一些陈旧、异常、作用不大骨组织。我们的骨骼就是在这样“拆”和“建”的过程中维持平衡,以及保持对运动最好的适应能力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激素的变化,使破骨细胞比成骨细胞更为活跃,合成新骨质的能力远远不及溶蚀骨组织的能力,导致骨组织总量的减少、骨密度降低和骨骼结构的破坏,进而引起骨质疏松症。
骨质疏松对老人危害有多大?
香港时代医疗表示,由于初期骨质疏松症并没有明显症状,因此患者很容易会忽略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危害。
随着病程的进展,患者会出现腰酸背痛、全身骨痛等。若病情进一步加重,患者更会因轻微碰撞或跌倒而出现骨折。
此外,脊柱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,其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身材变矮、驼背等。而髋部骨折则是骨质疏松症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,更是有名的老人“杀手”。患者一旦并发髋部骨折,会导致行动不便,甚至致残。据数据显示,约20%的髋部骨折会在骨折后的一年内死亡。
由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发布《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》指出,在我国70%-80%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引起的,其中每年新发椎体骨折约有181万人,髋部骨折病例为23万。
如何治疗骨质疏松?明确诊断后要系统化治疗
骨密度检测方法有很多,目前国际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基于DEXA的测量结果,DEXA双重能量X光骨质密度检查不仅是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,也是骨折风险预测、药物疗效评估以及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常用的骨骼评估方法。
香港时代医疗提醒,一旦明确了诊断,就必须给予系统化的治疗。除了继续坚持运动、补充合理营养外,药物治疗同样是有效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必要手段,这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、降钙素、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等。
香港时代医疗为各位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的Prolia博力加「仿保骨素针」,能模仿人体天然「保骨素」功能。只需每半年打一针仿保骨素针,就能抑制蚀骨细胞的作用,阻止骨质流失,有效降低骨折风险高达70%!详情可浏览:https://cn.medtimes.com.hk/osteoporosis
如何预防骨质疏松?补充钙质只是辅助手段
如今越来越多人都认识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,需要及时治疗,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。然而,在预防和治疗方面,很多人仍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。
医学科学研究证明,补充钙质往往只作为骨质疏松防治的基本的辅助措施之一,单纯补充钙剂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不够的,重要的是应注意日常中的综合调养,如:
1. 合理膳食促进钙质的有效吸收和利用是保证骨骼健康的前提。日常生活含钙量较多的食物,包括:奶类、虾、鱼、贝壳类水产品、骨骼制品、豆制品、绿色蔬菜等,而我们经常喝的骨汤,其实含钙量并不高,而且容易增加嘌呤摄入,引起尿酸高风险。
2. 适量的运动能改善骨的血液循环,促进骨代谢,尤其是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,更应积极参加锻炼,选择力所能及的运动方式。
3. 减少碳酸饮料的摄入,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,容易加快骨质流失,导致骨质疏松症。
4. 戒除不良嗜好,如戒烟限酒,避免长期过量饮用咖啡和浓茶、保持低盐饮食等。
5. 很多慢性疾病如胃肠疾病、甲状腺疾病、慢性肾病、糖尿病及血液病(恶性贫血、多发性骨髓瘤)等均可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,积极治疗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很有必要。